8年多时间,累计申请发明专利3956项,立项国家及行业标准407项,研发新产品、新技术2951项,中央财政资金投入91.14亿元,新增产值约706亿元,在行业研究机构、重点企业建设了18项创造新兴事物的能力平台、部署了70个示范工程,培养创新型人才5500多人
(资料图片 来自互联网)近日,科技部会同工业与信息化部组织召开“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成果发布会,介绍了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实施8年多来取得的可喜成果。攻坚克难成果显著“数字控制机床是工业的工作母机,发展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既是工业和信息化领域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快速推进制造强国建设的客观需要,也是实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策略、确保国家安全的紧迫要求。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实施8年多来,广大机床企业、用户企业和专家们齐心协力、攻坚克难,取得了一批可喜成果。”工业与信息化部装备工业司副司长罗俊杰表示。据介绍,从2009年专项实施初期,数字控制机床专项重点对市场需求面广的加工中心和数控车床的研发进行了部署。“十二五”末期,我国机床企业的产品设计制造能力得到非常明显提升,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和装备的国际竞争力慢慢地加强。机床企业开发出了一大批适应市场需求的新产品,龙门式加工中心、五轴联动加工中心等制造技术趋于成熟,重型锻压装备性能接近国际领先水平,精密卧式加工中心形成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柔性制造系统核心技术。产业高质量发展,标准先行。通过数字控制机床专项的着力布局和有效实施,机床行业标准和技术规范逐步完善。据中国工程院院士、数字控制机床专项技术总师卢秉恒介绍,2016年底,我国自主提出的用于检测五轴联动机床精度的S形试件标准已通过国际标委会审定,实现了我国在高档数字控制机床检验测试领域标准“零”的突破。数控系统是机床装备的“大脑”,是决定数字控制机床功能、性能、可靠性、成本价格的重要的条件,也是制约我国数字控制机床行业发展的瓶颈。而基础薄弱、“缺心少脑”一直是“中国制造”的短板。数控系统、伺服电机、伺服驱动等是制造装备最重要的关键基础部件。要实现“中国制造2025”的目标,形成“中国智造”的核心竞争力,离不开数控系统包括伺服驱动、伺服电机等关键技术的创新。数字控制机床专项部署实行全产业链布局,国产数控系统实现部分技术的原创超越(如嵌入式一体化数控装置硬件平台等)。企业掌握了数控系统的软硬件平台设计与批量生产技术,在多通道、多轴联动、高速插补等关键技术指标方面达到国际主流产品技术水平。2016年,数字控制机床专项支持研发的高档数控系统已累计销售1000余套,国内市场占有率由专项启动前的不足1%提高到了5%左右。中档数控系统实现了批量生产,国内市场占有率从10%提高到25%。形成了3家产业化生产基地,专项支持的数控系统合计已实现销售近40亿元。滚珠丝杠、导轨、动力刀架等关键功能部件在精度、可靠性等关键指标上已接近国际领先水平。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实施以来,重点领域装备保障能力不断的提高。以五轴加工中心为代表的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在飞机典型结构件、航天复杂与精密结构件、飞航导弹发动机零部件等领域实现批量示范应用,为大飞机、新型战机、探月工程等国家重大专项和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例如,8万吨大型模锻压力机和万吨级铝板张力拉伸机等“大国重器”的成功研制,标志着我国航空型材制造步入世界先进行列;大型贮箱成套焊接装备、大型强力旋压设备、自动钻铆设备等航天特种制造装备,为长征五号、天舟一号等发射任务取得圆满成功提供了有力支撑。在汽车制造领域,济二研制的大型快速柔性全自动冲压生产线条生产线%,全球市场占有率超过30%。“我国是当今世界第一制造大国,专项实施之初,我国在高端制造装备领域与国际领先水平有很大的差距。通过专项8年的引领和带动,形成了涵盖航空航天、汽车、高档机床等重点领域典型装备的十大标志性成果,基本代表了我国高档机床装备研发与应用的顶配水平,先后为核电、大飞机等国家重大专项和新型战机、运载火箭等一批国家重点工程提供了关键制造装备,在多项关键技术和装备方面实现了突破,有力支撑和保障了国家安全。”卢秉恒表示。面向未来迎风搏浪虽然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就,但是随着国际机床市场和技术快速的提升,也要看到我国的高档数字控制机床产品在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等方面还与国际领先水平有一定差距,同时与国外机床行业在网络化和智能化、成组连线和系统解决方案等方面也有进一步拉大差距的风险。关于今后的发展,罗俊杰表示,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将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完善资金链,全方面提升以数控系统为代表的关键零部件的研发、制造和产业化水平,着力攻克机床可靠性和精度保持性技术;加大应用验证和示范,满足国家战略新需求,为全方面实施“中国制造2025”提供支撑。同时持续探索产业共性技术探讨研究的长效机制,进一步夯实技术探讨研究和高品质人才基础,继续加大落实专项研制设备制作的完整过程的工艺验证和用户领域的示范应用,优化产品性能,提升可靠性、成套成组工艺和智能化水平。在军工机床长效合作机制基础上,持续推进国产数控机床与军工行业深入合作,积极搭建机床行业与军工、汽车等重点领域的产需对接平台,有机床企业与用户联合开展预研,为用户更好的提供包括设备及典型工艺方案在内的成套解决方案。“中国机床与装备产业的航空母舰已经试水前行,假以时日,中国机床及装备产业巨舰将在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大潮中迎风搏浪。”卢秉恒表示,下一步,数字控制机床专项将与国家其他科技项目和地方科技项目紧密衔接,形成合力,共同致力于国家高档数字控制机床及基础制造装备创新研发能力的跨越式发展。(本报记者张伟)
上一篇:2025-01-07